初期症狀並不明顯,常被當做一般扭傷或肌肉酸痛。疼痛感在長時間走路、跑步、或騎單車後變得愈發強烈,除了鼠蹊部一帶會酸痛外,可能連大腿外側及臀部也會痛。關節活動度逐漸受限而演變為跛行,更有甚者連休息或睡覺的時候也會痛。
當軟骨幾乎磨損殆盡時,即會造成骨頭與骨頭相互磨擦,繼而刺激骨質增生而成骨刺。
退化性髖關節炎的非手術療法,一般人均先接受傳統的藥物與復健治療,包括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、進行關節腔之玻尿酸注射以發揮潤滑作用、透過物理治療如短波和電療等來舒緩關節的疼痛與僵硬、並配合運動訓練來強化腿部與髖部肌肉的力量等等。然而,許多患者即使多管齊下地接受上述傳統療法,症狀仍不見改善,此時則建議患者考慮接受增生療法。
所謂增生療法 (prolotherapy) 係針對疼痛根源進行精準治療,將注射藥劑 (如高濃度葡萄糖水、高濃度自體生長因子修復等) 直接注射至髖關節周圍軟組織和關節面軟骨等病灶,以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,進而增加軟組織強度以穩定關節、改善疼痛,同時也可幫助磨損的軟骨增生。
至於施術方式,若病程仍屬於第一級,增生療法主要針對關節囊等軟組織來施打,若屬於二、三、四級則合併關節注射。整體而言,未達四級的患者接受增生療法後效果良好。
關於增生療法的療程,不論屬於那一級的退化性髖關節炎,療程皆為至少三~四次注射治療,病情嚴重者則需增加次數。
在增生療法治療期間,亦可搭配物理治療,改善軟組織的延展性、增加關節的活動度、促進組織放鬆、鬆動軟組織與關節、緩和疼痛、減少軟組織的腫脹與發炎。
退化性關節炎不是一天造成的,退化的腳步也不會停止,所以接受治療時一定要有耐心,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別注意體重管理、肌力訓練等,才能緩解疼痛、延長治療效果。